那是你的渴望,不是他的不必为了弥补失落童年,就给孩子最好的

  不要再买了啦,你太宠小孩了」、「这个家里有了,别再买了」、「你什么都买给他,他玩一次就不玩了,很浪费钱耶」…,妈妈在一旁叨唸,而爸爸们似乎都没有松手的意思。

  「我小时侯就没得买呀,这又没多少钱,我现在有能力买给孩子,没关系啦。」爸爸们很大方,出手阔绰,小孩最乐,妈妈无奈摇头。

  理解爸爸们「失落的童年」

  其实,每个家长心中自有一把尺,既然买得起,又能看到孩子的笑容,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,有何不可,给孩子的物质或教育,大多是来自于自己成长背景的缺憾,尤其是在物质满足上,这点在很多爸爸们身上展露无疑。

  夫妻在争论这个玩具该不该买时,是否有察觉到另一半的失落童年,至今仍未被满足?以为孩子也会像当年幼小的自己一样,眼睁睁看着别人有,自己却没有的失落心情,所以现在想要全力满足孩子,舍不得他们同感自己幼时的那种失望。

  但,真是如此吗?孩子真的有那么想要吗?或许,高估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,是大多数父母的盲点。

  也许,孩子并没有如表现出来得那么想要

  满足孩子的童年,不等于满足自己失落的童心,轻易填补孩子的欲望,虽是小钱,但那些恐成为自己未来对他们情感勒索的酬码。事实上,孩子擅于观察父母,深知父母哪些地方拿他们没辄,只要撒娇耍赖就能成功,便经常讨要,玩具玩了几次后,即弃之一旁。

  买东西给孩子时,先不去管孩子的欲望感受,要先自我观照,若是自己想玩,那就大大方方的买,买给自己,顺便买给孩子一起玩。若是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望的表情,则要想想这孩子的个性与本质,真的如表现出来的那样失落吗?!

  观察孩子的本质与需求

 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不仅反映在个性上,连需求与欲望也是,依照他过往的「讨玩具记录」来判断,是否真的要买给他,孩子毕竟不是我,他的个性、欲望、喜好,全都是他的本质,不用因为自己小时候常压抑,常得不到想要的东西,长大为人父母后,就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欲,或许,我们都高估了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。

  羡慕,本是成长的必经路程

  人,不管活到几岁,有钱没钱,都有自己羡慕的对象,羡慕,本来就是成长必经之路。从小,我家中的长辈用钱非常节俭,因此我不易得到想要的东西,久而久之,也习惯不去讨要,心中难免有压抑的难受,也常羡慕别人。

  直到长大工作后,经济独立,我拥有买与不买的自主权,却仍持续节省的习惯,倒并不觉得压抑了。反观我的手足,则是疯狂弥补自己童年的物质欲,成了一个十足的购物狂。可见同样的家庭教育,会衍生出不同的性格与行为。

  所以,不必为了弥补自己的失落童年,就样样想给孩子最好的,勿陷入「到底该不该买给孩子?」的为难,用心观察孩子的本质与需求才是。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uletoutiao.net/hot/551.html

相关推荐

品牌策划

BRAND

热文榜

TOP